手撕烧鸡、扣肉肘子、红烧鲤鱼……垂涎欲滴的丰盛佳肴,让人吃得津津有味。酒足饭饱,桌上还有剩菜,拿过塑料袋打包,除了汤水之外全部是光盘。提着打包的袋子,客人们心满意足地离席,这宴席上“又吃又拿”的“打包光盘”,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农村,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一道席后风景。
8月20日,牡丹江市林口县古城镇一间农村大院内喜气洋洋,一场热闹的宴席正在进行。原来,是刘先生为了给女儿办“回门宴”,回报从小乡亲们对孩子照顾的恩情。一大早,村里的常做酒席的大师傅们,就开始忙碌起来。配菜师傅说,这场酒席的上菜数量,都是根据出席客人总数做了预算的。
当天,每桌都是习俗约定的鸡肉、鲤鱼、扣肉等热菜。虽然每桌都剩下不少菜,但主人家都有准备打包袋,方便乡亲们将剩菜打包回家。前来吃饭的村民说:“现在村里的酒席,菜吃不完都要打包带走的,主人家也会将剩下的菜分送给亲朋好友,现在的酒席基本不会剩下什么的?!?/p>
这样的“光盘”不仅在村里,而且在镇里的酒席上,村民也都延续着“光盘”做法。无论在哪办宴席,“光盘”是村民约定俗成的规矩。一桌10个菜,吃不完的,村民都会自觉打包带走,不能浪费,这也算是让没去的家里人吃到“席面”了。
在村民们看来,虽然吃不完打包带走是村民约定俗成的规矩,但依旧有为了面子,将酒席食物制定过多的,这就会出现浪费现象。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想要“光盘”意识扎根,除了道德的约束,还需政府引导,让节俭从中华传统美德,变成人民生活的日常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