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运动会上,李霞抱着学生专门为她准备的鲜花。
又到教师节,李霞的手机响个不停,学生们的祝福早已“挤”满了屏幕。一句句“霞姐,教师节快乐”,让她满心骄傲。从教多年,“霞姐”早已取代了正式称呼,成为她与学生间独有的默契纽带。
2007年踏上讲台后,李霞便扎根立才学校。在语文教学中,她始终琢磨如何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运用智慧中小学平台的素材,播放视频号里诗人、作家的故事,让课本里的人物“活”起来。她的课堂教学扎实且重点突出,所带班级语文成绩优异,多届学生考入三亚市重点中学。除了教学,她还积极参与教研改革、课程建设,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三亚市教育局“专业发展先进个人”的称号,正是对她专业能力的最好认可。
在学生心中,李霞的温暖远不止于课堂。大家不叫她“李老师”,而是亲切地喊“霞姐”,还说她像“半个妈”。带班近二十年,李霞始终认为,多和学生接触,心才会贴得更近。班级管理上,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制定班级公约、让学生自主策划活动等方式,营造出“团结奋进”的班级氛围。更难得的是,她总能发现“角落里的光”,关注到每一个需要温暖的孩子。
前几年,李霞所带班级新转入了一个脾气暴躁的男孩,时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跟同学们斗嘴,导致班里没人愿意和他玩。李霞深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思敏感,没有放任对立,而是开始频繁找男孩谈心,李霞回忆:“我让他换位思考,并把我的亲身经历讲给他听?!蓖保苍诎嗉独铩扒那牡亍弊龉ぷ?,创造机会让男孩融入集体活动。
李霞的耐心如同细雨,渐渐滋润了男孩的心。去年运动会上,这个曾让全班头疼的孩子,竟和同学们一起拉着一条特意为她制作的横幅??吹胶岱乃布?,李霞觉得所有付出都有了回报?!白畹髌さ难?,却这么把我放在心上。” 她感慨道,“当班主任这么多年,能被这么多孩子记挂,特别欣慰,也特别满足?!?/div>
平时班里打篮球比赛,学生跟别的班有摩擦,委屈得掉眼泪,李霞总会先拍着学生的肩说:“老师站在你们这边”,等学生情绪平复了,再教他们“遇事别对抗,好好沟通才管用。”学校里住校生多,她一有空就往学生宿舍跑,跟学生唠唠家常,从其他同学嘴里了解谁最近有心事,谁遇到了难题——学生们说,霞姐的宿舍聊天,就是他们的“心灵驿站”。
这位被称为“半个妈”的霞姐,肩上的担子却并不轻松。由于李霞的爱人在??诠ぷ?,夫妻俩两地分居,孩子全靠她和家中老人照顾,可她总“顾不上”:去年带毕业班,早出晚归,孩子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下滑。“这大概是老师的‘通病’吧,对学生上心多了,对自家娃就疏忽了?!?她说着,语气里带着点无奈,却没后悔。
谈及理想老师应扮演何种角色时,李霞说:“老师就是个引路人,把知识教好,把孩子往正路上引,就够了?!笨醋乓唤旖煅鱼露呦蛟斗?,每年教师节那满屏的惦念,成了李霞无价的勋章。当听见一届届学生喊出那声“霞姐”时,她知道,这份朴素的心意,足以照亮乡村教育的漫漫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