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友人安德烈(化名)同吉阳区旅文局工作人员搬运断枝。 冯晨阳 摄
8月25日,台风“剑鱼”过后的吉阳区海韵路,断枝残叶与各类杂物横亘路面,往日通畅的道路成了“障碍场”。正当吉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干部与大东海社区工作人员埋头开展清障工作时,一位“洋面孔”的主动加入,为这场忙碌的灾后恢复重建增添了跨越国界的温情——来自俄罗斯的友人安德烈(化名),用双手传递出风雨后的暖心力量。
当天清晨,海韵路上的断枝残树阻断了交通,清障队伍早已分工明确、忙得热火朝天:油锯切割枝干的轰鸣声清脆有力,众人合力搬抬树干的号子声此起彼伏,汗水从大家的脸颊滑落,却没人停下手中的活。
10时许,住在附近的安德烈路过此处,看到眼前忙碌的场景,他立刻停下脚步,举起手机凑到工作人员面前——屏幕上的翻译软件界面清晰显示着“需要帮忙吗”几个字。
“来!这里正需要搭把手!” 工作人员一边热情回应,一边抬手朝着断枝方向比划。安德烈看着手势、听着语气,很快明白了意思,二话不说便伸手抓住身旁一根粗壮的断枝,跟着大家的节奏,一步步往路边的清运车上挪动。虽然他的中文只限于“你好”“谢谢” 两句简单问候,语言不通却丝毫没影响协作的默契:有人用手势指向清运车的方向,他立刻心领神会地迈步;当枝干太重、他扛得吃力时,只需要摆摆手,身边的工作人员就会赶紧上前帮忙。
就这样,安德烈跟着清障队伍一起忙活了数小时。当最后一根断枝被搬上清运车,海韵路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畅通。他轻拍手上的木屑与碎叶,看着重新变得整洁通畅的路面,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随后便默默转身离开。
“灾后清障本是我们的分内事,没想到外国朋友会主动伸出援手?!蓖虐驳铝以度サ谋秤?,吉阳区旅文局的工作人员感慨道,台风过后的温暖,不仅是道路重新畅通的踏实,更是陌生人不分国界、携手互助的人心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