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精神文明爱卫办依据《三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不文明行为重点治理清单进行调整并向社会公布,21类不文明行为将被纳入重点整治范围。
此次调整聚焦市民游客日常反映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清单内容涵盖公共秩序、环境卫生、交通出行等领域。针对城市出行与公共设施管理问题,共享电动车和单车违规投放停放、故意损坏或私自占用共享交通工具,在楼道、消防通道堆放杂物,从建筑物或车窗向外抛扔垃圾物品,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乱贴乱挂等行为被明确列入重点治理清单。
在公共环境卫生与行为规范方面,清单明确整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吐槟榔渣汁等“顽疾”,以及在公共海滩裸晒裸泳、公共场所赤膊躺卧、随意焚烧丧葬祭奠品等影响城市形象的行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扰民问题,清单将娱乐健身活动不遵守时段和音量规定、公共场所高声喧哗、恶意争吵谩骂等行为纳入治理,着力维护安宁的公共空间。
交通出行领域的不文明行为也被重点关注,包括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乱停乱放,电动车闯红灯、逆行,行人乱穿马路、翻越隔离设施等交通陋习,以及公共场所随意插队、拥挤推搡等扰乱秩序的行为。此外,遛狗不牵绳、不清理粪便等不文明养犬行为,公共场所吸烟(含电子烟)、乱丢烟头,超量点餐浪费食物、劝酒喧哗等行为也均在治理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清单针对旅游城市特点,将“误导欺骗游客消费、强行揽客”“捏造事实恶意造谣损害三亚形象”“景区内乱丢垃圾、攀折花木、违规拍摄文物”等行为纳入重点治理,强化旅游环境维护与城市形象守护。
清单公布后,相关部门将依据《三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加强监管执法与宣传引导,通过重点治理推动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助力三亚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让文明成为三亚旅游城市的鲜明底色。